今年以来,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北大荒集团发展战略,以助力持续提升北大荒粮食产能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坚持科技攻关与科技服务“两手抓”,深化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融合,积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努力在种质资源创新、发展智慧农业、黑土地保护、农业标准化建设、智能农机装备、水肥一体化技术等关键点上集智攻坚,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
党的二十大对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了系统部署,明确要求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选育优良品种,对实现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具有重要作用。今年,农垦科学院共审定品种11个,其中选育的丰产、优质、多抗、香型水稻新品种“垦稻2125”在七星、泰来农场及鸡西市、双鸭山市等地共示范种植500余亩,在示范推广中表现突出,平均亩产达690公斤,是北大荒专属品种中的杰出代表。农垦科学院培育的“垦豆94”亩产超300公斤,“垦豆68”在北安分公司连续5年高产稳产,“垦科豆56”连续两年在10余个农场产量名列前茅,有望成为适宜区主栽品种。
高效技术的示范推广,让农户从“会种田”向“慧种田”转变,增产效果显著。农垦科学院创新应用栽培技术,尤其在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上取得显著成效,经过集团测产,泰来农场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玉米地块亩产达1153.9公斤,较当地常规种植模式增产18.96%。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农垦科学院在狠抓科技攻关的同时,依托农业科技专家工作站开展科技服务,加快培育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今年,农垦科学院共落实各类科研项目13个,派出科技人员85人(次)进入工作站,开展现场技术服务52次,电话和微信技术指导服务223次,驻场技术指导累计113天,培训技术人员和种养殖户1068人(次)。与国内知名高校加强交流合作,尤其在人才引培上加强与黑龙江八一农大合作,共同打造现代化大农业研究生培养创新实践示范基地,为北大荒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农垦科学院在黑土地保护利用、智慧农业、智能农机装备等领域表现同样不俗。在黑土地保护方面,因地制宜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工作,形成可推广、可复制、能落地、接地气的黑土地保护性利用技术模式两套、种养循环模式两套,累计示范推广面积200余万亩。在智慧农业方面,成功研发智慧育种App和《寒地水稻叶龄智能诊断系统V1.0》,并获得软件著作权两项,为下一步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在智能农机装备方面,成功研发出水稻立体换位模组,有效提高了工厂化种植的空间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下一步,农垦科学院将聚焦“四个农业”和“五化”目标,围绕现代种业、智慧农业、黑土地保护等领域,开展联合科研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扎实推进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省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为“三大一航母”建设工程和农业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