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集团:扎实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

李珊
2025-08-19
来源: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近年来,北大荒集团牢固树立“审计是手段,整改才是目的”的观念,把审计整改工作作为提升治理效能、防范经营风险的重要抓手,从制度流程、措施手段、管理机制、责任追究等多维度构建闭环管理体系,扎实做好审计“下半篇文章”,推动整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6月末,已完成整改55项,整改完成率89%。


任务重“审不了”,人手少“审不好”,找外包“审计贵”……针对审计管理面临的种种挑战,今年,北大荒集团参照国内、省内大型国有企业先进经验,全面推行内部审计管理改革,实行“垂直管理+双重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实现审计业务一体化实施、审计人员“一盘棋”调配。


“过去三级企业各有审计部,审计力量分散在不同层级,就像撒在棋盘上的零散棋子,难以形成合力。遇到跨区域、跨领域的审计时,往往因为协调不畅、标准不一,导致审计深度不够,整改更是‘雨过地皮湿’。”北大荒集团审计部工作人员朱正秋坦言。今年,集团组织开展了分公司2020~2024年度经营管理审计工作,212名审计人员协同作战,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5年跨度的经营管理审计,真正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


上下一心,合力攻坚。翻开北安分公司的整改台账,一组组数据清晰呈现整改实效:审计反馈的九大类112个问题顺利整改,追缴退回资金167万元,统筹盘活闲置资产增收129万元,调整账表239万元,制定完善制度流程107个,追责问责23人……这些成果的背后,是分公司党委以审计整改为抓手,着力提升企业治理能力、夯实经营质效的坚定信心与决心。


“整治工作不能是‘一阵风’,要坚持高位推动、分类施策、协同联动、标本兼治。”北安分公司党委书记王宏忠说。


眼下,红色边疆农场正系统推进闲置资产盘活工作,组织专业力量对存量房产进行全面评估后,采取分类处置措施,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售租公告实现资产变现,并将部分房产转为生产办公用房,提升使用效率。目前,已成功盘活资金86万元。


整改工作既有立竿见影的“手术刀式”纠偏,又有制度建设的“中药调理”。今年,北安分公司坚持系统整改、源头治理工作原则,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漏洞,结合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纪律建设,不断健全企业管理,提升经营质效,推动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为分公司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整改不是终点,而是治理提升的起点。”北大荒集团坚持审计整改闭环管理,构建“双主体、双推进”整改体系,实施周调度、月通报动态管理,对进展缓慢的单位启动约谈机制。同时,将审计整改与纪检监察、合规管理衔接,形成审计整改齐抓共管格局,推动问题从源头整改、系统整改、彻底整改。


红兴隆分公司审计整改战场上,“速战速决”的攻坚行动正酣。分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蔡建华在专题会议上表示:“必须以动真碰硬的决心抓整改,让‘快速响应、精准施策’成为工作常态。”


为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分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主要领导挂帅的整改专班,全面启动“战时调度”模式,按照“调整账务、纠正业务、止损挽损、完善制度、追责问责”的整改标准,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发包、购销管理等重点领域,建立“审计发现—即时响应—策略制定”的全链条管理机制,确保所有问题当日接收、当日研判、当日部署整改。


这场高效整改行动已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完善135项制度流程织密制度防线,一大批审计发现问题得到彻底整改,分公司用实际行动为集团审计整改工作筑牢“红兴隆屏障”。


从“三级联动”到“集中管控”,从“分散整改”到“系统治理”。如今,北大荒集团审计整改工作已不再是孤立的“纠错行动”,而是与企业治理深度融合的系统工程。北大荒集团将持续深化审计管理改革,不断提升审计监督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更好地服务集团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