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地合作,带动更多区域种好地、多打粮

何冰阳
2025-08-22
来源:

“融”化农民笑脸

——北大荒集团扎实推进垦地合作和农业社会化服务


共饮一泓水,同耘千畴田。北大荒集团113个农(牧)场与周边区域地缘相接,带动更多区域“种好地”,帮助更多地方“多打粮”,这是北大荒集团一直以来的愿景。


近年来,集团深入实施“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以专业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为抓手,以服务龙江地方为己任,以带动全省粮食产能提升为目标,让更多农民钱包鼓起来、笑脸扬起来。


在由浓江农场进行托管服务的同江市青河镇东原村,不少农民通过全程托管成功当起“甩手掌柜”。“以前一年到头就围着那几亩地转,现在能另外找个工作挣钱,比以前强多了。”将自家农田交给农场全程托管后,村民们实现了多元化增收。


图片

浓江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田。 洪道峰 摄


2024年,农场在东原村打造了1000亩垦地合作示范区,依托北大荒农业生产“大托管”新模式,通过集中种植、科学管理、统一经营,提供耕、种、收、管、售“一条龙”服务。其中,示范种植大豆300亩,较周边地块亩增产50斤以上,亩增效100元;示范种植玉米700亩,较周边地块亩增产100斤以上,亩增效80元。


如何让农民享受到现代化大农业的红利,有效帮助他们降本增效,真真正正得到实惠?北大荒集团本着不与农民争利的原则,不断发挥资源整合能力,通过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降低垦地合作地方的机械作业成本。


8月的萝北县团结镇嘟噜河村,连片的玉米地秆壮叶肥,农户孙利彬蹲在地头,指着相邻的两块田:“左边这块是我自己种的,苗弱、间距乱;右边这块是今年跟宝泉岭农场合作的,用了他们的“迪卡A2235”种子和大马力精量播种机,苗齐得像尺子量过。”


图片

宝泉岭农场在嘟噜河村提供播种服务。 北大荒融媒体签约摄影师 范明海 摄


今年春播,孙利彬选择了农场“种子+播种+中耕”的托管套餐。“优选的种子抗倒伏,农场的大农机播种深浅一致,每亩地能省10元。”他算了一笔账,“间苗人工费就省了1600多元,看长势,亩产量起码多200斤。”


更让他踏实的是农场的“一条龙”监管服务。玉米进入抽雄期时,农场农技人员耿宇带着植保无人机来进行飞防作业。“现在要防玉米螟,药剂是农场统供的,飞防一亩地3元,比市场价低,药效还好。”孙利彬感慨:“以前自己打药,人工费贵还不均匀,现在手机一点,服务队直接到地头,‘躺着’就能种地。”


与此同时,北大荒集团以示范点为核心,将大垄双行、立体分层施肥、北斗导航辅助直行等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进行大面积推广。截至目前,已落实示范点102个,面积9.56万亩。各农(牧)场也通过积极开展田间走访、农技培训,带动周边区域农户提升种植理念,看得到、摸得着、测得出的好处,让一支支“取经团”慕名而来。


“智能喷雾控制系统通过集成传感器、算法和自动化技术,实现精准环境调控与能源优化,可实时监测温度、湿度、风速等环境参数,自动调节喷雾强度与模式,既能提高作业效率,又能减少农药使用。”近日,在富锦市长安镇全流程服务玉米地块,友谊农场“百人专家团”成员褚宏坤与农户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确保北大荒农业技术模式在地方真正落地生根。


图片

友谊农场为富锦市长安镇提供玉米叶面肥喷施服务。 梁洋 摄


“自从与农场合作,我们开了眼界。”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户李志国,谈起这几年北大荒农业社会化服务给他带来的改变时滔滔不绝:“测土配方变量施肥、分层定位定量施肥、‘地块画像’等新技术太牛了,让我们这些看天吃饭的‘老把式’长了见识。”


年初以来,集团已落实服务面积284.73万亩次,其中全流程服务面积50.84万亩、环节服务233.89万亩次;开展垦地合作培训193次,培训农户11131人次,技术服务覆盖面积1309万亩。


从托管增收、技术赋能,再到全域推广,如今,北大荒依托强大的农业技术力量与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重塑地方农业生产方式,带动全省粮食产能稳步提升。北大荒集团将以垦地合作为纽带,以服务龙江地方发展为己任,将社会化服务转化成农民口袋里的真金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