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想洗礼到作风锤炼,从问题查拆到难题破解,从立行立改到长效固本……今年,北安分公司对标对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用好群众“监督尺”,通过学、查、改“组合拳”,整治破解企业发展和民生领域难题,实现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以“学”固本
由表及里明路径
学习的深度决定着思想认识的高度,也影响着行动落实的力度。北安分公司党委将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体学员必须学出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务实笃行的工作作风和清正廉洁的个人操守。”在分公司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培训班上,分公司党委书记王宏忠提出严格要求。
方向既定,贵在落实。分公司党委坚决扛牢主体责任,构建全方位推进体系,先后组织召开党委会、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学习教育专班会议共6次,精心部署、高位推动。党委班子成员认真落实“一岗双责”,通过“第一议题”学习78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61次,并先后深入党建联系点、分管领域参加学习讨论、讲党课18次,充分发挥“头雁作用”。另外,召开专班协调会两次,下发工作提示13个,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良好格局。
理论固本,警钟长鸣。分公司党委强化以案促治震慑效能,精选中央、省级、集团级及分公司本级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特别是隐形变异“四风”问题案例,组织召开案例剖析会33次,进行深入剖析解读,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新提拔干部、关键岗位干部和年轻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通过实景参观、现场感悟等形式,让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成为“沉浸式课堂”。3月以来,分公司上下组织党员观看警示片89场,参观教育基地50余次。
各级基层党委还在丰富学习载体上发力,采用专题授课、警示教育、交流研讨等形式培训1300余人次。基层党支部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读书会等形式开展学习843次,党支部书记讲专题党课309场次,覆盖党员9000余人,推动各级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全覆盖,全面激活“神经末梢”。
为确保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分公司党委紧密围绕党的建设、经营管理和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分解细化18条具体措施,逐一明确责任和时限,确保学习教育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
分公司党委坚持引导党员干部将“眼里的深刻教训”内化为“心里的长久敬畏”。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系统化的部署、场景化的教学、常态化的警示,将“纸面上的规定”真正转化为“行动中的准绳”,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这片广袤的黑土地上深深扎根、落地生根。
以“查”寻患
刀刃向内显担当
北安分公司党委将问题查摆作为深化作风建设的破题关键。“要全面深入查找问题,列出清单、查摆表现、深挖根源,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坚决杜绝以小见大、以轻避重、不痛不痒。”学习教育推进会上,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进有明确要求。
分公司党委紧盯“三个关键”环节,将学习教育融入干部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全过程,从办公场所是否存在“微腐败”现象,到是否违规吃喝、收送礼品礼金;从是否存在文山会海、形式主义等问题,到是否放权不放责、敷衍塞责;从是否存在推诿扯皮、不担当不作为的情况,到是否漠视群众、脱离群众……从点到面,条分缕析“过筛子”,确保查得全面、查得准确。目前,分公司两级党委领导班子严格对标28项问题清单、基层“四风”10类隐形变异表现及“5个方面”突出问题等内容,综合运用巡视巡察、审计监督、调研走访和信访线索等“多棱镜”透视,累计查摆问题126个。同步扎紧制度篱笆,在公务接待、差旅报销等关键领域健全规章制度14项。
查摆之效,显于为民纾困。建设农场场情恳谈会上,老党员刘玉武反映的道路破损问题被当场列为督办事项。农场党委闻声而动,7日内完成勘察维修,昔日的“烦心路”变身“连心桥”。
群众痛点即整改靶点。分公司各级党委精准锁定问题,广开言路征集意见建议,逐项建立“问题—措施—责任”整改台账,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双轨并行,让整改经验淬炼为长效良方。
分公司两级纪委开展“群腐”、殡葬、违规吃喝、“三公”经费、靠企吃企等领域专项监督专项整治,通过专项检查、明察暗访等形式开展监督检查832次,发现问题184个,督促完成问题整改181个,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工作提示23个,推动19项制度破茧新生。这组沉甸甸的数据,正是“刀刃向内”最铿锵的回响。
以“改”惠民
常态长效树新风
整改落实是学习教育的“试金石”,更是检验学习成效的最终落脚点。北安分公司各级党委坚持问题导向与结果导向相统一,以立行立改的决心和务求长效的韧劲,确保学习教育成果真正惠及于民、推动发展。
固守旧模式、脱离群众,极易导致制度落地走样。分公司党委坚持开门搞教育,畅通民意渠道,各级党组织广开言路、深入群众,658次实地走访、473场座谈访谈、1000余份征求意见表,汇聚起广泛的民声民智。创新推行“群众点单、干部接单、部门办单”机制,聚焦农业标准化建设、粮食产能提升等关键领域,精准收集意见建议100余条,为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奠定坚实基础。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聚焦群众身边的“小急快”问题,力行“马上就办”的速度与温度。尾山农场突遭雷暴致供水中断,电业部门昼夜抢修、调配应急,仅一天时间就恢复供水;红色边疆农场听民意而动,斥资720万升级道路,条条“幸福路”编织民心经纬;龙门农场闻“汛”而动,迅速修复漏雨房屋;襄河、建设、二龙山等农场对农业减灾、楼道灯坏和噪音扰民等诉求即知即办……这些细微之处的快速响应,传递着基层治理的暖暖温情。
放眼全域,各级党委借“四下基层”东风,倾注真情夯实民生基座。目前,已高效完成32个社区移交乡镇,并申请上级资金注入物业升级、安全饮水、污废治理等项目,让“民生账单”绽放幸福笑颜。
分公司直面发展中的“硬骨头”,巧施清单管理、项目推进制度,着力打造“党建聚力、党群连心”品牌,深化实践活动,为改革攻坚、产业培育、工程建设等难题绘制作战图、划定责任田,坚决为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分公司党委一方面通过“党员包户”机制织密党群连心网,组织8412名党员、干部结对2931户群众,累计入户解忧1304次,成功解决300余件群众愁盼事;另一方面,同步推动65个科技党小组扎根田野,培育366项示范项目破土萌发,并打造880公里科技示范带,助农书写增产篇章。此外,针对94名困难群众、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建立60对“一对一”“多对一”帮扶,累计提供就业指导、生活照料、学业辅导等350余次,让党的关怀如春风化雨,温暖直达群众心坎,真切展现学习教育的作风之变。
黑土地上,学习教育的成果已化作看得见的民生之变和感受得到的作风之新,北安分公司将以此次学习教育为契机,持续用力,涵养清朗政治生态,以惠民实绩厚植发展沃土,奋力书写无愧于新时代的北安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