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泉岭农场“人防+技防”织密森防安全网

董志鑫
2025-10-15
来源:

连日来,地处小兴安岭余脉的宝泉岭农场内,20万亩林地层林尽染,1377条防风林带交织如绿绸,94万立方米立木蓄积夯实生态底色,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成为守护绿水青山的“关键考题”。连日来,这个农场锚定“人防筑基、技防赋能”核心,通过责任与科技结合,筑起坚不可摧的秋季防灭火屏障。


这个农场构建“半专业队伍为主、基层队伍为辅”的人防梯队,各管理区组建30支应急分队,将林区划分为286个责任网格,在关键点位设置45个值守岗实行24小时轮班,实现“网格无空白、值守不断档”。宣传上,通过横幅、大喇叭、讲座等方式,开展23场防火活动,覆盖职工群众超5000人次;物资保障方面,储备800余件灭火器、防火服等物资,确保应急有物可用。同时,农场投入195万元打造热成像火点监控系统,涵盖数据采集、智能分析等五大板块,以“空中+地面、固定+移动”的“四向覆盖”模式,实时捕捉异常热源、监测可疑动向。后山观光塔的可移动监控突破地形与信号限制,两支无人机巡查队深入陡坡密林巡查,推动隐患监测从“被动发现”转向“主动预警”,隐患处置响应时间较传统模式缩短60%。


这个农场还以机制建设为纽带,依托林长制构建起责任闭环。农场成立党委书记牵头的森防领导小组,推行“机关包片+干部包村”制度,签订127份责任状,构建“场统筹、区落实、片网格”三级联动体系,将管护责任精准压实到各岗位与每片林地。今年9月,尖山林场片区热成像系统监测到枯枝堆积隐患,秒级推送预警后,林长迅速调度3支应急分队、两架无人机赶赴现场,网格员同步清理杂草开辟隔离带,仅18分钟便完成隐患清理。